總網頁瀏覽量

顯示具有 聽力保健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聽力保健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10月28日

應酬酒喝後造成 聽力下降!酗酒者另外一個隱憂!聽力損失

有個案表示家中慶生喝酒後,聽力會紋比較差,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很多人都以為喝酒是讓大腦興奮,所以人才會”嗨”,而原理剛好相反,是因為神經系統已經被酒精麻痹,行動不受中樞神經控制了

另一方面可能是酗酒者出現了聽力下降,對周圍的聲音缺乏感知。這是可能是長期飲酒會造成身體中營養失調和引起多種維生素缺乏症,酒中的酒精有收縮血管的作用,一般在飲下酒5分鐘後,酒精會進入血液,然後經過血液進入全身,人的組織器官和各個系統要受到酒精的侵害的同時,會出現全身的微循環障礙包括腦血管,以及影響內耳耳蝸微循環,很多突患耳聾耳鳴的人群與大量飲酒有直接的關係。而飲酒過量後,可以使血壓升高,小血管痙攣,甚至栓塞或血管破裂。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內耳,必然就會影響聽力。而且,酗酒者酒精攝入過多,酒精可能會損傷聽覺神經或影響大腦的聲音處理常式,這也會造成聽力敏銳度的下降。



2022年3月4日

2022年世界聽力日主題:為了終身聆聽,請仔細聆聽!

世衛組織將重點:關注安全聽力作為在整個生命歷程中,保持良好聽力的手段的重要性。2021年,世衛組織發佈了,強調越來越多的人患有聽力損失並面臨聽力損失的風險。它強調噪音控制是H.E.A.R.I.N.G.的七項關鍵干預措施之一,並強調了減輕暴露於響亮聲音的重要性。

2022年世界聽力日的主題是「終身聆聽,謹慎聆聽」,將重點關注通過安全聆聽預防聽力損失的重要性和手段,並傳達以下關鍵資訊:

•通過耳朵和聽力保健,可以在整個生命過程中擁有良好的聽力

•許多常見的聽力損失原因可以預防,包括暴露於響亮的聲音引起的聽力損失

•"安全聆聽"可以減輕與娛樂性聲音暴露相關的聽力損失風險

•世衛組織呼籲各國政府、行業夥伴和民間社會提高對促進安全聆聽的循證標準的認識並實施這些標準

目標群體:

•決策者

•場館經理和娛樂場所擁有者

•普通大眾,尤其是年輕人



2021年9月25日

小心噪音就在您身邊!

噪音是利用振動空氣的壓力傳到內耳 ,對耳蝸的毛細胞 (hair cell) 造 成 傷 害 而 產 生 感 音 性 的 聽 力 損 失(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噪音的強度以分貝(dB)來表示,dB是以對數為計算基礎

噪音的頻率是以赫茲來表示(Hertz,Hz),目前醫院的聽力檢查是以500Hz、1000Hz、2000Hz、3000Hz、4000Hz 、6000Hz與8000Hz等音頻為檢查項目,而一般交談最常用的音頻介於250Hz至2000Hz之間。 

噪音暴露對聽力損失造成的影響主要取決於下列三項 

因素: 

1.噪音暴露的強度。 

2.噪音暴露時間之長短。 

3.個人對噪音的感受性(susceptibility)。 

噪音暴露造成之永久性的聽力損失機轉可分為下列 

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噪音暴露造成毛細胞受損,毛細胞無法再生而被瘢痕組織取代。根據文獻在毛細胞被破壞少於50%時,低音頻的聽力閥閾值尚不致至變化。 

第二階段:持續的噪音暴露數週至數年的時間,會造成毛細胞進一步受損,當受損達一定程度時,聽力閾值會開始變化,通常會先發生在3000至6000Hz之間。此時因一般談話常用的音頻(250-2000Hz)尚未受到影響,工作人員無法查察覺高音頻聽力損失已經發生。唯有定期的全音頻聽力檢查才能發現噪音所造成的早期高音頻(3000-6000Hz)聽力損失。 

第三階段:持續的噪音暴露會使毛細胞進一步受到傷害,聽 力 損 失 亦 會 從 高 音 頻 (3000-6000Hz)擴 散 到 低 音 頻 (250-2000Hz)而 影 響 工 作 人 員 日 常 生 活 的 聽 力 品 質 (如 談話、開會),而使工作人員產生自覺聽力損失的症狀。但聽力損失一旦造成,即使加強聽力防護措施也無法使聽力恢復到原來的水準!

所以聽力損失經常是家人或朋友先發現的,要時常關心自己的聽力狀況才不會造成生活不便!



2020年6月27日

男性的聽力比女性更易有聽損

一般人可能不知道,根據統計男性的聽力比女性更易有聽損,您是不是有像量血壓般注意到自己的聽力變化呢? 在臨床上,男性約從45歲以後開始出現聽力衰退,女性稍晚。從醫學角度來看,聽力障礙的發生是一個緩慢進展的過程,從聽力開始下降到患者自身發覺有明顯的聽力障礙,這個過程可能長達15年,就如「溫水煮青蛙」一樣。
但很多人選;擇不理它.其實聽力損失的人;早期是不知道自己有聽力損失問題,是親朋好友提醒;但自仍是半信半疑’不加以理會,而一旦聽力障礙影響日常交流時,多半患者已經到了重度聽力障礙的程度,甚至錯失了最佳的康復時機。所以,您是否要為自己的聽力多一點關心;每年到耳鼻喉專科醫院做一次專業、精準的聽力檢查是很有必要的。

2020年3月2日

2020年3月3日世界聽力日:保持聽力,終生受益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流行時,對一般人來說,戴口罩是自我保護,對日常生活影響不大,但對聽損者來說,戴口罩影響可就大了!因為聽損者有時是配合口型來溝通,再加上戴上口罩聲音就會變小了;如果不使用助聽器;要聽懂別人說話,可能會是一件困難的事。

今天是世界聽力日只要是不讓聽力損失影響您的生活
世衛組織將在2020年世界聽力日強調,及時有效的干預措施可以確保聽力損失者能夠充分發揮其潛力。
世衛組織將提請人們注意在這方面可以採用的各種辦法。
2020年世界聽力日的宣傳要點:
•在生命的各個階段,相互交流和良好聽力使個人、社區以及全世界緊密相連。
•對於聽力損失者來說,適當和及時的干預措施有助於他們獲得教育、就業和交流機會。
•在全球範圍內缺乏解決聽力損失問題的干預工具,如缺乏助聽器。•應通過衛生系統提供早期干預服務。

希望大家戴口罩與聽損者交談時,能多點耐心,加大音量,或用寫的讓聽損者不要有被隔離的感覺
               在防疫期間除了口罩外;更要記得勤洗手


2019年11月18日

不在乎聽音樂太大聲;易傷害自己的聽力!建議每週聽音樂限製多少時間呢!

     WHO-ITU全球標準旨在通過個人音頻設備/系統來控制暴露於大聲的聲音,並降低與其使用相關的聽力損失風險。建議包括:技術部分建議所有個人音頻設備應根據兩種可能的參考暴露操作模式來衡量聽者的聲音暴露:

模式1:成人的WHO標準水平:這將適用於每7天1.6 Pa2h作為 
              參考暴露(每週40小時從80 dB)。
模式2:敏感用戶(例如兒童)的WHO標準水平:這將每7天

              0.51 Pa2h作為參考暴露(每週40小時從75 dB)。

      聽力損失的風險取決於水平(響度)持續時間(時間段)和接觸大聲的頻率。這種曝光可以通過個人音頻設備,娛樂場所以及一般環境中進行。建議的休閒噪聲安全等級低於80 dB,一周最多持續40小時 - 等於LAeq,24h = 70 dB(A)。這表示個人可以接收的聲音能量的可接受水平而不會使他們的聽力處於危險之中,並且被描述為“聲音允許”或“計算的聲音劑量”。為了保持在這個水平之內.重要的是要注意:
1.在聽音樂的同時音量盡可能低
2.限制從事嘈雜活動的時間 - 包括工作,家庭和休閒活動; 3.監控個人音頻系統和嘈雜空間的安全監聽水平;注意聽力損失的警告信號。
重要的是,接觸大聲的人應接受定期聽力檢查,以便在初始階段識別任何聽力損失。



2019年9月15日

聽音樂的人要記得定期檢測聽力!

跟據統計將近50%的12-35歲人群(或11億年輕人)由於長時間和過度暴露於巨大聲音,包括使用個人音樂設備收聽音樂,而面臨聽力損失的風險。
如何減少音樂設備所造成的聽力傷害;是大家應該關心的項目
• 最好是有設定“允許最大聽音量”功能的軟體:以了解使用者 
   聽的暴露音量和持續時間。
• 個性化信息:根據使用者習慣收集資料,並以此為基礎資料, 
  做為使用者安全聽聲音的參考。
• 音量限制功能:提供限制音量的選擇,包括自動降低音量和
  父母控制音量。
• 一般資訊:向使用者提供資訊和指導,使之在使用個人音訊
   設備時和在其它休閒活動中採取安全的聽聲音做法。

如果有聽力損失的情況下,早期確認是有效康復的關鍵。為了早期發現聽力損失,所有人都應定時檢查聽力,尤其是那些聽力損失風險較高的人(例如聽音樂,在嘈雜的地方工作,經歷耳朵問題, 50歲以上的成年人)

          
          聽力防護

2019年8月21日

是噪音或是音樂比較傷聽力呢?

噪音是種不規則且具刺激性的聲波,簡單的定義為令人不愉快的聲音。

般來說,噪音對人體的影響可分為精神與生理層面,突然而強烈的噪音能造成精神上驚嚇的反應,而處於噪音環境下一段時間將不只降低工作效率以及生理機能,還會造成聽力衰減。
聲波於每秒內的擾動次數稱為頻率(frequency),單位為“Hz”,人的可聽音帶頻率範圍20~20000Hz。人耳對低頻較不敏感,而對1000~4000Hz 的範圍較為敏感.
眾所周知音樂可以使人愉悅,但有時它卻是聽力的無形傷害者; 如果長時間暴露,可能會危害所有年齡層的聽力,例如發出大聲響的搖滾音樂會與演唱會(Clark, 1991),因此近年來聽力學家對娛樂性噪音造成的噪音型聽力損失投入更多的研究關注,並且發現娛樂性噪音暴露在聽力傷害方面會有程度不一的風


險。此外娛樂活動(隨身聽、舞廳、KTV、搖滾樂演唱會、音響等)所導致之聽力損失者,隨著MP3隨身聽在全球熱賣,不僅代表個人用娛樂視聽享受的趨勢和潮流,也暗示娛樂性噪音更加普及

     在使用習慣上形成娛樂性噪音型聽力傷害的另一個主要因素為「時間」,因此隨身聽使用者的習慣,包括聽取音量的設定與每天聽取的時間長度,都是判斷NIHL風險的一大指標。有學者指出,使用者實際上會設定的音量取決於使用者喜歡的信噪比(音樂和背景噪音間的差異),而使用者喜歡的信噪比又與個人聽音樂的習慣有關,若使用者總是習慣於聽音量很大的音樂,再加上長時間的使用,就會增加聽力傷害的危險。
無論聽音樂抑或噪音環境,使用防護聽力產品是必需的。不過每個人耳形有別,要挑選一對適合自己的耳機或耳塞,難度亦不小,雖是如此但一定要關心自己的聽力保健問題。

                            
                                     訂製耳機耳塞

2019年6月2日

大音量對聽力的影響力!

世界衛生組織最近的估計•全球約有4.66億人患有因各種原因導致的聽力損失。除非採取措施減輕聽力損失的風險因素,否則預計這一數字將會增加。全球超過10億的年輕人可能因不安全的聽力行為而面臨聽力喪失的風險。 在中高收入國家,年齡在12-35歲之間的青少年和年輕人中,近50%的人使用MP3播放和智能手機等個人音頻設備收聽不安全的聲音;大約有40%的人在夜總會,迪斯科舞廳和酒吧中暴露於可能具破壞性的音量。在高音量下長時間使用,這種高風險行為會造成永久性地損害聽力。
音樂性噪音對聽覺的影響,任何長時間暴露在大聲的聲音都會導致耳朵的感覺細胞疲勞。結果是暫時性聽力喪失或耳鳴,耳鳴是嗡嗡聲或嗡嗡聲。而在享受大聲音樂會的人可能會出現“低沉的”聽覺或耳鳴。隨著感覺細胞的恢復,聽力會提高。當暴露特別大聲,經常或長時間暴露時,它可能導致感覺細胞和其他結構的永久性損傷,導致不可逆的聽力損失。尤其是聽力的高頻範圍(即他們聽到高音的聲音的能力)首先受到影響,而人們常不會立即引起注意。持續暴露導致進行性聽力損失,最終影響言語理解度並導致個人生活質量的負面影響.
85dB防護


2019年2月6日

兒童與青少年要注意聽力狀況;才不會造成學習困擾

 聽力在溝通,言語和語言發展以及學習中有著重要的關鍵。 即使是少量的聽力損失也會對言語,語言理解,溝通,課堂學習和社會發展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有研究顯示,如果沒有適當的介入,平均而言,輕度至中度聽力損失的兒童在學校表現可能不如沒有聽力損失的兒童。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患有失能性聽力損失的人數至少為4.66億,其中包括3400萬兒童.
而青少年則有可能由於暴露於過大的聲音而引起的,這種類型的聽力損失,稱為“噪聲引起的聽力損失”,並且是不能治癒的。 噪音引起的聽力損失可能是由於一次性暴露於非常大的聲音,爆炸或衝動,或者是長時間聆聽大聲的聲音造成的。噪音引起的聽力損失可能導致溝通困難、學習困難、耳朵疼痛或耳鳴、聽力失真或低沉、以及無法聽到某些環境聲音和警告信號。

降低噪音引起的聽力損失的風險,可以做到以下方法以預防:

1.確認可能導致聽力損失並嘗試減少暴露的巨響聲源(如氣動割草機、雪地摩托車、電動工具、槍聲或音樂)
2.避免或限制時間接觸過大的聲音
3.調低音樂系統的音量;盡可能遠離大聲源
4.可使用聽力保護裝置,以避免接觸到大聲或將其降低到安全音量

5.如果出現聽損早期症狀應及早由聽力學家或合格專業人士進行聽力評估


2019年1月27日

2019年世衛組織以早期確認和預防聽力損失的重要性為主軸!!(了解自己的聽力報告)

2019年世界聽覺日,世衛組織以早期確認和預防聽力損失的重要性。許多人有不明原因的聽力損失,但往往沒有意識到他們對某些聲音和文字是錯誤的解讀。檢查一個人的聽力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此活動主要包括:
1.所有人都應不時檢查他們的聽力,特別是那些聽力損失風險較高的人,如50歲以上的成年人、在嘈雜的地方工作的人、長時間大音量聽音樂以及耳朵問題的人。
2應透過衛生系統提供早期確認診斷和干預治療。

2019年3月3日,世衛組織將推出一個免費的APP,讓人們能檢查自己的聽力。 HearWHO APP可用於:
a提高對聽力重要性的認識
b鼓勵人們定期檢查聽力並安全的聽
c允許衛生工作者檢查其社區民眾的聽力狀況


每年世衛組織都會決定該年宣傳主題,2019世界聽力日每年3月3日舉行,旨在提高人們對如何預防耳聾和聽力喪失以及促進全世界聽力和聽力照護的認識。讓民眾多關心自身的聽力!!

2018年12月24日

天旋地轉,以為是高血壓結果是內耳在做怪!

 最近天氣變化大空氣的溫度顯著降低,鼻咽部的局部粘膜變得乾燥,以致發生細小的破裂,感冒病毒便乘虛而入。同時,由於氣溫下降,鼻咽部的局部溫度降至32攝氏度左右。這樣的溫度正適合粘膜裂口內的病毒生長繁殖。再加上呼吸道受強冷空氣刺激,局部血管收縮,使粘膜分泌的免疫球蛋白相應減少,為感冒病毒的入侵和增殖提供了有利條件。二是由於寒潮襲擊前後的2-3天內,平均氣溫和最低氣溫驟然下降,人的體溫調節功能對這種突如其來的寒冷刺激難以適應,如果未能及時添加衣服,就特別容易受涼,引起機體抵抗力下降,給不同類型的感冒病毒入侵以可乘之機。

有個案表示天氣變冷了有時一年內有一至二次的眩暈天旋地轉,好可怕!也很焦慮;其實這很有可能就是耳石脫落,不要誤認耳石是耳屎或是耳內結石;那您誤會就大了!

耳石是什麼?
人體的左右耳都有耳石器官(橢圓囊與球狀囊),裡面有碳酸鈣結晶(俗稱耳石),協助人體平衡,平日是緊密包覆在耳石器官中。若脫落到半規管,會造成淋巴液的流動;當一邊耳朵有、一邊沒有,此不平衡的狀況就會產生暈眩的症狀。其正確的名稱是「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
而您可利用耳石復位物理治療可有效改善。但在發生時還是要先就醫確診,往後如果再發生此現象才不會很害怕!

2018年10月29日

選舉造勢時不忘保護聽力!

     在韓國瑜於高雄颳起的「韓流」來襲,我想是今年選擇最大的熱點,很多人都為著自己支持的候選人到處助選,在競選總部成立、造勢活動一場接一場,加上宣傳車穿梭大街小巷;「拜託!拜託!」宣傳車廣播聲,有時會讓人受不了。
有個案表示最近忙助選,很累但也很熱情的參與,想製作一個訂製耳塞,若是碰到競選總部成立活動,或是掃街拜票、造勢等活動時能配戴才不會讓聽力受不了。

     噪音是種不規則且具刺激性的聲波,簡單的定義為令人不愉快的聲音。般來說,噪音對人體的影響可分為精神與生理層面,突然而強烈的噪音能造成精神上驚嚇的反應,而處於噪音環境下一段時間將不只降低工作效率以及生理機能,還會造成聽力衰減。所以在選舉過程中訂製耳塞是一個很不錯的防護配件.


2018年10月16日

聽力不好;都是天氣惹的禍

最近有些個案,常說覺得聽不清楚,除了保養助聽器外,我們也一併檢測個案的聽力,有些部分是因為個案感冒所造成的聽力減退;其實冬春季節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抵抗力相對較低的兒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應該適當減少在戶外活動時間,注意防寒保暖,室內保持經常通風。以減少引起突發性耳聾;所以不得不小心

什麼是突發性耳聾?
突發性耳聾,又稱突發性神經性聽力損失,是指突然發生的,在數分、數小時或三天以內,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至少在相連的兩個頻率處,聽力下降 20dB HL 以上。大約有 65% 的突聾患者會自行痊癒。治療開始的時間對預後也有一定的影響:一般在 7~10 天以內開始治療者,效果較好。對於助聽器佩戴者來說,首先要排查助聽器是否有問題以及患者有無耵聹栓塞等情況。

有些患者會主訴:近期有過病毒感染或者上呼吸道感染的情況,或者最近剛生了一場病或者動過手術。及時檢查都是必要的,不要不理會有可能引起其他代謝、血管和神經方面的疾病或障礙


2018年10月2日

壓力會加重聽力損失!

 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很快聽力損失將成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在許多工業化國家,聽力損失的病例正以驚人的速度不斷增加。但是,像聽力這樣簡單的問題,居然能引起如此負面的影響,在某些國家超過 30% 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聽障問題。其中,最為常見的兩個聽力問題就是耳鳴聽力損失

  我們在驗配助聽器時,常會問個案當您精神不佳時、壓力大及睡眠較差時,是否聽力會比較差或常出現耳鳴;得到的答案常常是"有的"這也應證了研究者從科學角度來看,在發達國家,社會的壓力更加突出,聽損和壓力之間的具有科學基礎的關聯性,包括睡眠品質差、身體欠佳的調查對象均稱,壓力越大,耳鳴和聽力損失的情況就越嚴重。並且,男性和女性表現出了相似的症狀。在被問及健康狀況問題時,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參與者都表示,當自身感覺健康狀況較差時,聽力損失病症就變得愈發嚴重。工作場所產生的壓力也與聽力健康狀況息息相關。工作壓力越大的調查對象,其聽力損失和耳鳴的病症也越嚴重。
  所以聽力損失不只需要配戴助聽器而已,是要試著改善自己的生活壓力,免於聽力直線下降,家人也應比較體會聽損者的內心壓力,不要因聽不清楚您所說的話而放棄與他溝通,而是要協助他適應在配戴助聽器期間的不適並鼓勵,讓其有毅力持續下去改善聽力問題!


2018年9月15日

要如何預防聽力損失呢?

•針對兒童疾病,減少感染包括麻疹,腦膜炎,德國麻疹和腮腺炎
•懷孕前青春期少女和育齡婦女要抵抗德國麻疹
•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孕婦感染巨細胞病毒;篩查和治療孕婦的梅毒和其他感染
•加強孕產婦和兒童保健方案,包括促進安全分娩
•遵循健康的耳朵護理做法;
提高對風險的認識,將暴露(包括職業和娛樂)降低響亮的聲音;制定和執行相關立法;並鼓勵個人使用個人保護裝置,如耳塞和降噪耳機和耳機。
•篩查兒童中耳炎,隨後進行適當的醫療或手術
避免使用和監測可能對聽力有害的特定藥物,除非由合格的醫生開具處方
•對高風險的嬰兒,例如有家族耳聾史或出生時體重低,出生窒息,黃疸或腦膜炎的嬰兒,及早評估聽力,以確保按要求及時診斷和適當管理
(譯自WHO)

2018年9月6日

一旦失去聽力,可以復原嗎?

眾所周知,迪斯科舞廳,酒吧,舉辦體育賽事或音樂會的舞台上長時間暴露在噪音中會導致人們耳鳴耳鳴。
通常耳鳴在短時間內是可恢復。如果長時間暴露在響亮的聲音,就可能會導致永久性聽力損失,其中因為聽神經感官細胞的損害。
一旦受損,負責聽力的感覺細胞就不能再生。噪音引起的聽力損失是沒有醫療或手術可治療。
然而,聽力損失通常發病緩慢,只要繼續暴露就會發展成聽力損失。就像溫水煮青蛙般不自覺危害性,一直到聽力損失才發現,故聽力防護是需要時時注意的! 


2018年9月3日

我為什麼會聽力損失?

我們的個案常問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我會聽力損失呢?
也許世界衛生組織(WHO)可以給答案:

聽力喪失和耳聾的原因可以是先天性的或後天性的。
先天性原因
先天性原因可能導致聽力喪失存在於或出生後不久。
聽力喪失可由遺傳性和非遺傳性遺傳因素或懷孕和分娩期間的某些並發症引起,包括:
•懷孕期間產婦德國麻疹,梅毒或某些其他感染;
•低出生體重;
•出生窒息(出生時缺氧);
•妊娠期間使用特殊藥物,如氨基糖苷類,細胞毒性藥物,抗瘧藥和利尿劑;
•新生兒期出現嚴重黃疸,這可能會損傷新生兒的聽力神經。


後天的原因
後天的原因可能導致任何年齡段的聽力損失,例如:
•傳染病包括腦膜炎,麻疹和腮腺炎;
•慢性耳部感染;
•耳中的液體(中耳炎);
•使用某些藥物,例如用於治療新生兒感染,瘧疾,耐藥結核病和癌症的藥物;
•頭部或耳朵受傷;
•過度的噪音,包括機械和爆炸等職業噪音;
•娛樂場所暴露在大聲的聲音中,例如長時間大量使用個人音頻設備以及經常出席音樂會,夜總會,酒吧和體育賽事;
•老化,特別是由於感覺細胞變性; 和耳屎或異物堵塞耳道。
在兒童中,慢性中耳炎是聽力損失的常見原因。

2018年8月13日

噪音對我有何傷害呢?

噪音的人生理的影響
‧會分散注意力,引致工作意外
‧可能導致耳鳴、聽力減退,嚴重者更會導致永久性失聰
‧可能出現頭暈、頭痛、煩燥、失眠等神經系統症狀
‧可能出現心跳及血壓上升等循環系統症狀
‧可能出現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統症狀


噪音會導致聽力受損的影響
‧可導致工人聽不清楚工作指令或緊急警報,引發工作意外
‧過馬路時,會減低對車輛所發出警告訊號的警覺性,發生交通意外
‧妨礙與親人和孩子的溝通,影響享受快樂的家庭生活
‧聽不到電話的響聲,影響與朋友的溝通和聯絡
‧喪失欣賞音樂和電視節目的興趣


預防方式:盡可能避免噪音,把耳機、音響的音量調在正常大小的位置,到俱樂部或音量很大的音樂會一定要戴上耳塞加以防護,最好是採用依自己耳朵形狀製作的耳塞。對於工作中的噪音也需要防範,曝露的時間最好不要太長,每小時可休息10分鐘讓自己的聽力休息一下……


2018年7月25日

沒有生命威脅的無形殘疾----聽力損失(重聽)

聽力損失是全球關注的公共健康問題。大多數聽力損失是可以透過有效的預防措施解決的,儘管可以預防更多的聽力損失,但這個問題往往被忽視。可以預防的聽力損失的許多原因有很多。這些包括耳部感染,使用耳毒性藥物和噪聲暴露.
未來在聽力健康方面將會面臨什麼問題:
1.在娛樂場所暴露在大聲的聲音中尤其值得關注。由於聽音樂的方式,超過十億的年輕人面臨著發生永久性聽力損失的風險;而這種風險是可以透過健康意識和立法來避免.
2.在 2015年,未解決的聽力損失造成全球高達7500億美元(美元)成本。隨著聽力損失人數迅速增加,預計這數字會一直上升
3除非要有預防行動,否則截至2030年有多達6.3億人可能聽力喪失。到2050年這一數字可能會達到近9億.

   儘管有這些預測數字,而因為聽力損失是一種沒有生命威脅的無形殘疾,如當政決策者和公眾都沒有把聽力損失列為優先事項。有些高收入國家實施了聽力保健策略,但資源分配和聽力損失服務仍然很少,這仍會出現很多聽力問題。

WHA在2017年通過了一項預防耳聾和聽力損失的決議,該決議敦促各國政府採取減少聽力損失及其影響行動。決議還呼籲該領域的所有利益攸關者採取行動,包括世界衛生組織(衛生組織)會員國,專業團體,非政府組織,民間社會等,由此可見預防耳聾和聽力損失問題將成為未來幾年公共衛生首要健康問題。(譯自WHO:Global hearing health)

加入Gift of hearing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