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力報告診斷書 |
據統計顯示,嬰兒先天性兩耳聽障發生率約為千分之三。以台灣一年二十五萬個新生兒估算,每年約有七百二十五名嬰兒有聽力障礙。幸好,這當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聽力障礙嬰兒仍具有可利用的剩餘聽力。但不要忘記老人大於65歲以上者約有三分之一受聽力損失所苦.您可能需要助聽器,而醫院賣的助聽器很貴,其實功能比較多的助聽器,確實是很貴的,但您的聽損需要配到那麼多功能的機器?可能是消費者所不知的.
今天來談談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及聽力師,在聽力疾病所扮演的角色:
聽力師藉助各種儀器來評估及診斷個案聽力系統的障礙類型及程度,並且依據檢查結果轉介醫師處置,再進一步擬定聽能復健與復健計畫後進行訓練。依據國家聽力師法規定.聽力師的專業服務內容如下所列:(一)聽覺系統評估;(二)非器質性聽覺評估;(三)內耳前庭功能評估;(四)聽覺輔具評估、選配與諮詢;(五)人工電子耳手術前後的評估;(六)聽能創建與復健等。
如果您知道真正的專業是什麼?它應負何種責任,有醫療需求時,應到那個部門可以獲得較有利的資訊.所以我還是認為民眾自覺聽力不好時,應到醫院接受醫師看病(也許還可治療聽力損失),聽力師檢查聽力.就診後已確認永久聽力損失,向醫院取得聽力圖再到助聽器公司選配合適的助聽器.
因為每一個環節都有他們的專業,身為民眾要能獲得各領域中最好的部分,道理很簡單,您不會要求一個藥師幫您診斷疾病(不找醫師),而要求醫師幫忙配藥(不看病)吧! 最重要的目的是不要錯過您還可治療聽力損失的黃金時期.另一方面是您有權於就診後,要求取得聽力圖診斷報告書,去挑選助聽器公司,而不局限於醫療院所介紹的助聽器公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